公告内容
本文以货物类招标采购为例,在介绍常用的价格评分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区间最低价价格评分办法及其量化因子的设置,并结合具体的招标项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差异报价对招标评审的影响,同时促进价格充分竞争。


一
前言
评标办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是影响招标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综合评分法是招标采购常用的采购方式之一,主要是通过设置价格、技术、商务不同的权重进行评分,并按总分排名先后顺序推荐中选。综合评分法与国内惯用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相比,不再将价格作为评标的唯一要素,同时量化其技术能力和商务水平,防止最低价导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优汰劣胜甚至埋下安全隐患的不良现象。而综合评分法的权重比例主要结合物资功能特性及技术复杂程度综合评定,其中价格评分法有最低价法、双边下浮法等,其各有利弊。本文结合常用的价格评分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区间最低价法,避免了投标人报出偏离实际价值的最低报价和虚报高价导致基准价偏移等异常现象,促进采购价格谈判,为招标人合理选取价格评分办法提供参考依据。
二
综合评分法中常用的价格评分办法
1.最低价法
该方法以所有有效投标人报价的最低值为基准价,投标人的价格得分=(基准价/投标人报价)×100,即最低价得满分,总价越高得分越低。如选取14家应答人报价,价格得分分布趋势如图1所示。
2.双边下浮法
该方法是当投标报价等于或接近基准价时得满分,高于或低于基准价依次扣分,即价格得分呈双边下浮,又称“基准值中间值双向扣分法”。投标人的价格得分=100−100×n×|投标人报价−基准价|/基准价,基准价选取以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的A1%或剔除高于和低于算术平均值一定比例后,以剩余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A2%为基准价,扣分系数n:每高于或低于基准价的1%分别扣分,最低得0分。实际选用时通过合理选取A1、A2值确定基准价。当基准价处于所有投标人报价分布的中心时,按投标人报价升序的各投标人价格得分分布呈双边下浮曲线状,如图2所示。当基准价小于或等于投标人投标报价或直接选取最低价为基准价时,最低价得最高分,价格呈单边下浮,即与最低价法相同。
以上两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各有利弊。
3.有效区间最低价法
该方法在“双边下浮法”的基础上结合招标采购实践中遇到的异常现象,避免了投标人报出偏离实际价值的最低报价和投标人串标、高价抬标等现象。通过优化基准价的选取,采用一剔二取的方法,即剔除大于或等于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1的X1%的有效投标人报价后,计算剩余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2,再取大于或等于A2的X2%的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中的最低价为基准价,价格公式和扣分系数n与双边下浮法相同。
三
案例分析及应用
1.案例分析1
选取“某箱体加工货物”2019年框架项目标段1,其中价格评分权重为60%,12家进入详评阶段的投标人报价(万元)分布如图3所示。
其中12家投标人最终报价的算术平均值等于1561.37万元,其各家报价差值[报价差值=(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的分布如图4所示。
经分析各投标人报价、报价差值并结合实际货物的价值成本及投标人投标文件(产线、产能等)评估可知,G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市场成本价。当采用最低价反比例法时,各投标人价格得分高低分布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采用最低价时,G投标人得满分并具有明显的价格分优势,若最终G投标人综合评分最高并中选,将为招标人后续采购履约埋下隐患。
当选取双边下浮法,剔除投标报价大于或等于算术平均值(A1)的110%和投标报价小于或等于算术平均值(A1)的90%的投标人报价后,计算剩余投标人所有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2,以A2的94%为基准价,扣分系数n:每高于1%扣1分,每低于1%扣0.3分,最低得0分时,各投标人价格得分分布如图6所示。
通过以上两种常用的价格评分办法分析计算可知:当投标人的报价最低时,采用最低价评分法,投标人价格得分最高,当投标人的竞价低于货物价值成本时,直接为后续的采购质量及履约埋下隐患。而采用双边下浮法并合理选取基准价和扣分因子,可有效避免低于价值成本的报价,并遏制低价恶性竞争。
2.案例分析2
选取“某壳体加工及集成”2020年框架采购项目标段1,其中价格评分权重为60%,14家进入评审的投标人报价差值分布如图7所示。
选取双边下浮法价格评分,剔除投标报价大于或等于算术平均值(A1)115%和投标报价小于或等于算术平均值(A1)85%的投标人报价后,计算剩余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2,以A2的95%为基准价,扣分系数n:每高于1%扣1分,每低于1%扣0.3分,最低得0分时,各投标人价格得分分布如图8所示。
经分析,14家投标报价中存在两家投标人(M和N)报价明显超高,直接抬高了基准价,导致合理价值成本的最优价投标人价格分较低。即投标人A、B、C三家综合资质实力较强且价格较优但价格得分较低,直接偏离了招标人的采购需求。
综合以上两类货物招标价格评分分析及其他项目分析,为避免投标人以低于价值成本的低价中标及差异化的离散性报价,本文提出一种区间最低价价格评分法。即在双边下浮法价格公式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价格公式量化因子,优化基准价选取,甄选出优质优价投标人。即采取剔除大于或等于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1的120%的投标人报价后,计算剩余投标人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2,再选取大于或等于A2的80%的所有投标人报价中的最低价为基准价,扣分系数n:每高于1%扣1分,每低于1%扣0.3分,最低得0分时,则案例1和案例2的报价价格得分分布如图9所示。
从以上案例各投标人的得分排名分布可知:双边下浮法虽可避免低于价值成本的超低报价,但若有部分投标人进行虚高报价,将直接抬高基准价,不利于招标评审的进行。而区间最低价价格评分法通过先剔高价后再剔除不合理低价,取剩余投标人最低价为基准价的方法,直接避免了不良差异化报价对招标采购评审结果的影响。当扣分因子设置为低于基准价不扣分时,可促进投标人以实际合理的低价应标,并达到招标投标双方的良性竞争。
四
价格公式量化因子的设置
在选用区间最低价法价格评分时,一剔二取非常关键。一剔即第一步剔除不合理虚高报价,防止高价抬标。剔除高于或等于投标人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1的X1倍投标人报价后,计算剩余投标人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2。至于X1取1.2或其他值,主要依据采购货物的市场行情及行业利润,预估投标报价分布的离散性,即各家报价差值是否在算术平均值A1上、下一定范围浮动,防止不合理的差异报价干扰评审。具体可针对该类物资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并进行询价摸底。综合市场询价、历史采购价、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等进行初步模拟测算,有效选取最佳的量化因子。通过在多个项目的应用实践,建议高价区间X1可选取在1.1~1.3的范围,X1越大则基准价越高;二取即选取大于或等于算术平均值A2的X2倍的所有投标人报价中的最低价为基准价,对于X2取0.8还是0.9,其方法参考X1选取的基础上以防控超低报价为目标,推荐X2选取在0.75~1的范围,X2越小,基准价越接近最低价。
扣分因子n:每高或低于1%扣多少分,可结合价格分权重比例及基准价选取偏移度综合设定,扣分越高,得分分布斜率越大,可有效选取在1分上下。为促进价格竞争,降本节资,排除投标人书面上认为低价也面临扣分的不良现象,可设置低于基准价不扣分。也可综合以往同类项目投标报价分布进行统计测算,优化设置,达到预期的招标采购目的。
五
结语
评标办法选取是否合理是决定招标结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综合评分法是物资招标采购主要使用的评标方法之一,相比“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最低价不一定中标。而“区间最低价法”在综合该类物资的市场行情、询价摸底、品牌梯队效应等进行测算后,优化设置量化因子,可有效防止低于价值成本的超低报价和高价围标对招标评审的影响,同时促进价格充分竞争,低于基准价的所有投标报价即得满分,经招标采购实践,促进了招标评审活动的进行。同时本文对各类招标文件中价格评分办法的解读也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作者:袁 宁 陈 露
作者单位: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