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智慧化管理
为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北京市顺义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场所布局、硬件升级、风险防控及队伍建设四大领域,通过创新举措推动交易流程规范化、智慧化,为市场主体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
科学统筹场所资源,提升交易效率
中心通过分析进场项目类型、交易量及人流特点,动态调整开标室、评标室等功能区布局,完成信息化设备配置与网络部署,实现场地资源最大化利用。2023年,该中心完成交易项目金额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5%13,2024年1月单月招标金额约4.96亿元,节约资金0.07亿元2。同时,全市首个园林领域“远程异地监管”招标试点工作率先落地顺义5,进一步彰显改革成效。
升级硬件设施,推进智慧化管理
中心对公共服务区、评标区等区域监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同步更新电子门屏、变声电话等设施,实现与场地管理系统的智能联动。自助服务专区、信息查询系统等优化举措,使交易主体办事效率显著提升4。2023年,通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分散采购非招标项目,率先实现“一网办理”目标58,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透明的服务体验。
强化风险防控,保障交易公平
在原有“双重安检”“通讯设备管控”等防控措施基础上,中心新增评标区、专家用餐区等区域电子信号屏蔽设备,实现全流程无死角覆盖,确保评标过程独立公正。廉政风险源头防范与常态化回访机制相结合,推动交易服务“零投诉”、业务办理“零差错”46。
锻造专业队伍,提升服务满意度
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廉政教育等活动,中心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与廉洁意识持续增强。2023年,累计服务交易主体300余人次1,通过“首问负责制”和项目回访机制,解决诉求200余条,服务满意率达100%34。
顺义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创新驱动、服务升级为核心,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中心将深化智慧化改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行”迈向新台阶。
免责声明:
引用内容会标注来源,仅为交流学习,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