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深化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近期,菏泽市纪委监委针对查办的郓城县政协原副主席,县行政审批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梅某某案,向郓城县发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认真排查工程招投标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建章立制,强化监管。
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专项监督的工作措施》,在全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着力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不断优化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大起底,对审计发现问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送的异常数据、市长热线排查问题等,及时分解至县区开展排查。同时,督促发改、公安等部门聚焦围标串标、虚假招标、规避招标等整治重点,通过查阅台账资料、抽查工程项目等,跟进监督并及时发现问题。目前,全市已推动职能部门排查整改问题399个。
强化数据赋能,该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监督贯通应用平台‘大数据+模型预警’功能,联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全市2023年以来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招投标数据开展穿透式分析,排查可疑项目,深挖问题线索。加大招投标领域查办案件力度,紧盯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等,针对规避招标、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保持惩治高压态势,持续释放震慑效应。今年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93人,党纪政务处分72 人,移送检察机关9人。
深化源头治理,推动形成“惩、治、防”协同的治理闭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案件中反映的监管缺失、围标串标等问题,督促市发改委制定《菏泽市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工作实施方案》,拓宽远程异地评标实施范围,确保评标公平公正。同时,不断推动优化招投标领域政务服务,督促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协调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出函机构,将电子保函费率由2‰降至1‰,通过降本减负,给交易主体带来“真金白银”实惠。(李严敏)
免责声明:
引用内容会标注来源,仅为交流学习,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