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迎新进展!
水利工程,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具有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等特点,能有效补上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短板,还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带动经济增长。当前,全国各地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进展。
3月31日,重庆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水利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于2020年开工建设,工程主要由东干线、西干线和嘉陵江干线组成,规划从长江、嘉陵江、涪江取水,布局新建泵站、调蓄水库、输水管道等水利设施,建成后年供水量将超过10亿立方米,惠及近1000万人口。
同日,河南省袁湾水库工程取得新进展,土坝提前45天填筑至设计高程,全长1780米的大坝全线贯通,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已从“攻坚突破”迈向“全面收官”,为实现汛前主体工程完工和汛期下闸蓄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工程已列入150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清单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意见的重点水利项目,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
水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水利投资能发挥较强的正外部性,为产业发展补短板、增后劲。2024年,1342处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约7000万亩,完成2.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提升1.1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3月30日,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湖南省怀化市㵲水大型灌区工程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开工建设。该工程以灌溉为主,结合城乡供水,兼顾水生态环境改善等综合利用,总投资67.09亿元。工程建成后,将解决61.73万亩耕(园)地灌溉问题,保障区域内122.5万人的供水安全,对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当地水资源配置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
日前,水利部召开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并安排2025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29亿元、同比增长12.8%。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水利防洪薄弱环节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有效加强,建设管理水平提档升级,市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水利部提出,2025年将构建国家水网工程体系,开工建设四川引大济岷、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等省级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新疆玉龙喀什、西藏帕孜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江西井冈等大型灌区,进一步发挥水利投资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作用。
(见习记者 任思源)
来源:建筑时报
免责声明:
引用内容会标注来源,仅为交流学习,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