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2025中央部委及央企采购论坛暨招标采购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06
来源:今日招标采购

图片

大会会场


3月1日,2025(第二届)中央部委及央企采购趋势论坛暨交易委招标采购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委员会、公采视讯传媒联合主办,旨在推动招标采购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加强业内交流与合作。
图片


来自业内10余位知名专家、近30家中央部委以及10多家央企、10余家优秀供应商的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论坛,并对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图片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委员会主任胡志敏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委员会主任胡志敏表示,2025年,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升级、供应链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的招标采购将迎来新的变化。在当前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更需以改革思维和创新举措,推动招标采购向规范化、数字化、协同化方向升级。
作为行业组织,交易委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推动跨区域合作,助力制定统一的采购标准和信用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培训与交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合规意识。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采购市场生态。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政府采购、央国企采购如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成为会议的焦点。


图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平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平安认为,当前,招标市场存在地方保护、区域限制、行业垄断、信用体系不互通及评标专家库分散等突出问题,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对所有招采制度规则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实现信息发布、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等全流程规范化、电子化,要建立电子平台的建设标准,打破信息孤岛,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各级平台数据共享。
他建议,试点组建一个统一、权威的招标投标综合监督管理机构,夯实招标人的主体责任:紧盯管理人、招标人、投标人、代理人、评标人、监管人“六类人”,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


图片

国际关系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刘慧


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政府采购、招投标领域需要进行哪些改革呢?国际关系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刘慧认为,首先是要实现标准化。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程序的标准化、统一化,其次是要实现透明化。让信息公开,方便监督。第三行政要简洁化,缩短流程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此外,还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相关监管部门转向专家型、服务型,多研究市场、了解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技术指导。二是转变观念,以公共采购的高质量发展取代规模扩张。
招投标进入AI新时代


图片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AI在招标采购领域会有什么作用呢?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认为,AI可以为政府采购制定合理的需求提供信息和定位帮助,同时可以迅速汇总行业和产品信息,快速寻找能够有效满需求的产品和供应商。其次AI可以应用于评标环节,能更加高效客观公正地参与评价评定。另一方面,AI的应用也会有潜在的风险。因此,要充分发挥AI的功能作用,同时避免可能的风险,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必须跟上,应该根据新的技术及有效应用,创新和完善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制度。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丛虎


对于AI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丛虎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未来招投标活动有望实现从招标信息发布、投标文件编制与提交、开标、评标到定标全流程的智能化。招标方只需输入项目的基本信息和需求,AI 系统即可自动生成完整的招标文件。
AI 评标系统将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投标文件,为招标方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中标推荐。
未来,传统的招投标服务机构将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加快引入 AI 技术,提升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将催生一批专注于 AI 招投标技术研发和服务的新型企业,为招投标市场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图片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平台经济首席专家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原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平庆忠


与政府采购相同,国企采购也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平台经济首席专家、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原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平庆忠认为,当前在国有企业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情况下,国企采购部门也需要向供应链管理部门转型,依靠数据空间的算法匹配将成为采购主流,多功能生产设施与机器智能改变工程采购,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采购快速发展。


图片

中国国资国企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北京国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高志刚
中国国资国企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北京国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高志刚认为,国企采购数字化转型呈现信创化、智能化特点。确保平台安全自主,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采购需求预测、供应商匹配及招标流程自动化。
同时,央企既是新质生产力的提供方也是购买方,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加大对高端制造机器人、新能源、云计算等硬核科技、国产产品服务采购力度。这既有利于提升自身竞争力,又能扶持国内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打造新质生产力
新形势下,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优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本次会议上众多优秀供应商也分享了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和案例。


图片

安领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雷


本次会议协办方、安领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雷表示,安领信成立于2022年,始终秉承“安全、领先、信任”的经营理念,立志实现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发展成为充满正能量的民族品牌。
在当前国家大力促进国产化信息设备的背景下,安领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推出国产台式机及笔记本电脑、服务器、计算机配件及应用软件等产品,覆盖海思麒麟、龙芯、兆芯、飞腾及海光技术路线。在处理器、软件、存储、显卡等全部软硬件都实现了国产化。安领信已获得多项软件著作证书,保证软件的自主可控。目前各类产品已经在中央、中直、国税、北京市、四川、武汉、合肥等地入围应用,用户反应良好。
为更好服务政府用户,安领信搭建信息化系统28套,其中10套为自主研发,利用数字化工具,赋能主营业务、客户、供应商、渠道商,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通研,产,供,销,服所有端到端数据流程,助力业务平稳运行,最大化降本增效。


图片

岚图汽车大客户总经理黄布赫


岚图汽车大客户总经理黄布赫表示,岚图汽车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动东风新能源“跃迁行动”,勇当央企高端智慧电动品牌的领头雁,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首家央企新能源汽车出海企业,连续三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
岚图实现技术全栈自研,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重点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技术优势,目前已经有4000多项专利。
在服务方面,岚图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一致、高效、温暖、透明的用户直达服务体验。


图片

吉利汽车团购业务商务总监宾威


吉利汽车团购业务商务总监宾威表示,吉利汽车力主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在2024年总销售超过333万台,同比增长22%,其中新能源车增长52%。
吉利汽车力主自主创新,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商业航天企业还建设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已完成3个轨道面发射部署,在轨卫星达30颗,可实现24小时全球90%区域覆盖,预计2025年底完成一期72颗低轨卫星组网建设,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为车主提供优秀导航服务。
在商业政策方面,吉利自2018年以来,为95家企业量身定制团购方案,已在全国范围内成功举办200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覆盖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购车政策触达2000多万百强企业员工。
两法范围重合怎么办
谈到法规的建设,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招投标采购领域存在《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两套法律,在工程建设项目方面存在适用范围重叠。例如,一些小型修缮工程既符合政府采购的定义,又可能涉及招标投标流程。
两法对工程的界定标准不一致,导致实践中难以准确判断具体工程应适用哪部法律,给相关主体带来困扰。


图片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


对此,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认为,应该由政府采购集采目录明确规定工程的归属,集采目录以内的工程适用《政府采购法》,集采目录以外的工程适用《招标投标法》,可以明确工程的法律适用范围,减少因界定不清导致的法律适用争议。
集采目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工程领域的发展变化,定期更新集采目录,可以确保工程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法律适用的灵活性。
或者根据是否需要办理固定资产投资立项手续决定工程的法律适用,需要办理立项手续的工程适用《招标投标法》,不需要办理立项手续的工程适用《政府采购法》。
优化营商环境怎么做


图片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姜爱华

在政府采购中,供应商面临哪些困难?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姜爱华表示,他们曾经向700多家供应商(80%中小企业)进行过调查,发现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评审标准过多依赖价格、参与采购成本比较高、质疑投诉过程比较慢,以及促进绿色采购、创新采购等政策激励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她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策设计并强化政策落实的精准性、优化采购流程管理以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不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图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教授屠新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教授屠新泉表示,当前大量国外企业也将参与政府采购,因此应该制订一个明确清晰的本国产品标准,目前现行的本国产品标准是在中国关境内生产的产品就算本国产品,这贯彻了产地的原则,未来很多产品还是要制订按照增加值比例来衡量是否本国产品的标准,也就是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组件成本占比作为标准,这样的制度可以刺激企业自主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同时也不会限制国外厂商,因为很多国外厂商的产品在国内增加值比重也很高,这也可以鼓励外企扩大投资规模,让产业链落地,优化整体的营商环境。


图片

中关村现代产业咨询策划研究院副院长张斌伟


中关村现代产业咨询策划研究院副院长张斌伟表示,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办公厅在2024年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21号和31号文,要求加快推动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相关实施条例修订工作,推动两法统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文件要求招投标领域进行三大改革,第一是支持科技创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 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其次强化绿色采购制度,要求编制绿色招标采购示范文本,引导招标人 合理设置绿色招标采购标准,对原材料、生产制造工艺等明确环保、节能、低碳要求,第三是推广数字化智能采购。
各地采购部门已经开始将文件精神落实,自2025年1月1日起, 在北京市 朝阳区等101个市 (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至少有40%要应用绿色建材。
围串标是招投标领域的顽疾,对营商环境破坏力相当大,如何预防围串标行为呢?


图片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学博士怀自杰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学博士怀自杰认为,要修订法律法规,细化量刑幅度,堵塞制度漏洞。完善招标投标制度能够从源头上防止串通投标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同时应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招标,增加市场竞争主体,打破垄断格局,降低串通投标行为的发生概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免责声明:
引用内容会标注来源,仅为交流学习,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排行榜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
惠州:公共资源交易AI服务助手“惠易服”上线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4
节水与增效同频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5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主题交流活动”在福州召开
6
首创环境中标亿级新疆环卫项目!
7
典型案例:多项技术要求设置低于国家标准,责令重采!
8
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福州举行
9
发改委发声!力争6月底前下达“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10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招标投标改革2025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
标讯
资讯
信用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